太阳成集团tyc122ccvip新闻
【学术论坛】第一场 湖南大学刘强教授开讲"人工智能赋能人机协同教学新范式" 探索教育创新前沿
时间:2025-06-20 点击:
2025年6月18日下午,湖南大学化学公司教授、博士生导师刘强以"人工智能赋能人机协同教学新范式"为主题,为师生带来一场教育技术与学科交叉融合的前沿讲座。作为国家级一流课程负责人及教学创新领军人物,刘强教授结合自身二十年教学改革经验与科研实践,系统阐释了人工智能技术如何重构高等教育生态,引发与会者热烈反响。
双轨并进:教学创新与科研突破的践行者
刘强教授深耕有机化学领域二十余载,在仿生催化与有机合成研究方向取得突破性成果,主持5项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项目,获湖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、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等重要奖项,发表SCI论文50余篇。在科研领域成果斐然的同时,他更以教育创新者的身份引领教学改革浪潮:作为《有机化学》国家级一流课程负责人,他带领团队构建"数据驱动+混合式"教学模式,主持15项教改项目(含3项省部级课题),发表6篇核心教改论文,斩获湖南省信息化教学竞赛一等奖、微课大赛一等奖等教学荣誉,并获评"湖南大学我心目中最敬爱的老师"。
技术赋能:重构人机协同教育生态
讲座中,刘强教授从知识图谱构建、智能学情分析、个性化学习路径规划等维度,展示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教学场景中的创新应用。作为超星集团知识图谱专家,他主导开发了化学学科知识图谱系统,实现课程内容的结构化重组与智能推送;通过分析超20万条员工学习行为数据,构建动态学业预警模型,使课程通过率提升18%。"技术不是替代教师,而是创造新的教育生产力。"刘强教授强调,"人机协同的本质是让教师从重复劳动中解放,聚焦于批判性思维培养与创新能力激发。"
范式革新:打造未来教育新形态
针对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变革,刘强教授提出"三维一体"教学新范式:以智能平台为支撑构建虚实融合教学场景,以知识图谱为纽带实现跨学科内容整合,以数据洞察为驱动优化教学决策闭环。他现场演示了由其团队开发的"化学实验智能仿真系统",通过AR技术还原高危实验操作场景,使复杂机理可视化呈现。该系统已在12所高校推广应用,累计服务员工超3万人次。
教育情怀:做有温度的技术传播者
作为湖南大学"信息化教学创新小组"发起人及西浦创新者说X长沙召集人,刘强教授始终致力于推动教育技术普惠化。他牵头制定的《高校混合式教学评价指标体系》被纳入湖南省教学质量标准,开发的教师发展培训课程惠及全省80余所院校。面对人工智能带来的伦理挑战,他特别指出:"教育创新必须坚守育人本质,技术设计需始终以促进员工全面发展为导向。"
此次讲座不仅展现了刘强教授在"教育+技术"交叉领域的深度思考,更彰显了湖南大学在新工科建设中的引领作用。据悉,其团队正与华为、科大讯飞等企业合作研发"教育大脑"智能中枢,未来将实现多模态教学数据的全链条分析,为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"湖大方案"。